鄧麗君與張文新(車淑梅的丈夫)
背起錄音機到機場訪問鄧麗君。
「她在日本《島國情歌》好紅,過港兩日得幾小時,
求唱片公司給時間,只能在候機室偷雞錄五分鐘。」
◎摘錄文章於《絕響 : 永遠的鄧麗君》
◎摘錄文章於《鄧麗君的私家相冊》
◎以下摘錄文章無法證實真實性,請參考即可,待之後看到相關驗證
1970年8月,鄧麗君隨“凱聲綜合藝術團”五十多人再赴香港表演。
同團的歌星有陳菱、陳亞梅、林仁田、林飛燕、方晴、吳靜嫻、皖君、葉錦櫻、楊蜜蜜等,
以及六個舞蹈、魔術、特技團,鄧麗君無疑則是整個“凱聲綜藝團”的台柱。
“凱聲綜藝團”在港九的明愛中心和皇都戲院演唱了一個半月,
並曾為港九街坊會籌募福利基金,還為香港呂氏宗親會籌募子弟獎勵助學金義演。
鄧麗君在港期間,一如以往,展示著她的自然和青春的形象。
她不走當時流行的野豔打扮,反而保有符合她那個年齡的純真清新,受到香港人的喜愛。
她那純情清新的形象也立刻風靡香江。
當時她唱一場大約可領到一千多港幣,與初出道時相比,已經是天壤之別了。
在和中學同學揮淚道別僅僅三年後,鄧麗君的生活境遇就已經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提及那時的歲月,鄧麗君平靜地說:
“我第一次踏上舞台的時候,只拿到五塊錢台幣,算是來回的交通費,
但是當時我只要能站在台上演唱,就很滿足了。”
鄧麗君的這種強調自己只要能站在台上唱歌就能獲得最大滿足的說法,
更給港人留下相當好的印象,香港遂成了她放眼亞洲的重要基地。
鄧麗君在港的演出日程安排得非常密集。
除了隨“凱聲綜合藝術團”演出外,她又在海天夜總會、豪華樓夜總會和香港劇院客串演唱,
並且又和無線電視台簽了三個月的合約,隨著無線電視台走南串北,趕場赴約。
在無線電視台合約期滿後,她又被電視台聘去主持歌唱節目《歌迷小姐》,
把每周一次共計七周的節目全部錄製完畢。
另外,她還在百代和美亞兩家唱片公司灌製了兩張唱片。
而且,她還為香港業餘籃球聯會主辦的“會長杯”男女籃球四強邀請賽主持開球。
雖然香港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現代都市,
但鄧麗君頻頻的出演,形成了極大的影響,受到了香港人的充分肯定。
RTHK(香港電台)中文節目製作部經理張文新認為鄧麗君
“她唱得中文歌曲,從民謠到歐美流行歌曲的翻唱,樣樣受歡迎。”
“和以往的歌星全然不同,很可愛。”
對鄧麗君,藝術評論家黃奇智十分中肯地說:
“聲音和人性都十分容易讓人接受,可說是個毫無個性的個性者。”
香港樂壇的情況和台灣極相似,不過更加繁榮和嚴苛。
1949年之後,隨著大陸人的紛紛湧進,帶來了上海的文化藝術。
成立於20年代上海的百代唱片公司也遷移到香港,
該公司曾經發行了從20年代到40年代的所有中文流行歌曲。
因此,40年代到60年代的香港承襲了30年代的上海流行歌曲和電影插曲的全盛時期。
不久,又融合了拉丁美洲音樂以及美國流行音樂等新音樂,形成了香港的實驗性音樂。
與此同時,從大陸引進的黃梅調和台灣的電影歌曲也很受歡迎。
不同音樂的互相融合,使香港樂壇呈現出爭奇鬥豔的景象。
到了60年代,歐美的流行音樂如旋風席捲了香港,很快便占據了香港人的心,
尤其成為年輕一代的最愛。
在這種情況下,鄧麗君從台灣來到香港,
對於聽慣了傳統中國歌曲的香港人而言,台灣新發展起來的中國歌曲就特別讓人耳目一新。
她那甜甜的歌聲和清新的形象留給挑剔的香港人的印象非常好,
尤其是“她訴諸感情的獨特唱法和那張可愛的娃娃臉,在香港頗受好評”,
(張文新)全是商業化的香港所沒見過又那樣渴望的。
在鄧麗君之前的台灣國語歌曲都是由較成熟的演技派歌星主唱,
他們往往依賴技術和包裝,卻缺乏能夠讓人放鬆的真純。
而“歌唱得很好的洋娃娃”鄧麗君一出現,
立刻給香港觀眾一種與眾不同的感覺,很舒坦,很自在。
她的歌聲能夠穿透生活的疲憊和生存的壓力、浮浮沉沉和坎坷滄桑,
進入人的心裏,打開人的心扉。
1977年6月,鄧麗君與“台視”簽約,錄製了台灣第一部《鄧麗君專輯》。
這一次,鄧麗君是從香港返回台灣的,受到了台灣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
娛樂界人士頻頻相約,新聞媒體爭相報道,成群的歌迷更是寸步不離地追逐著她。
在台灣,與鄧麗君在其他地區的經營方式很不相同,
她偏好以電視專輯的形式宣傳唱片和維繫歌迷的感情。
這一方面是受限於台灣演唱會的場地不佳,
另一方面也考慮到如何以最少的時間收到最大的經濟效益。
鄧麗君旋風迅速刮遍台島,她的歌聲更是讓故鄉的人倍感親切,如歡快的歌曲《把你印在心窩裏》(作詞-叮嚀、作曲-李俊雄):
記得第一次第一次相遇,我們都沒有注意;
只是淡淡地打個招呼,感情就這樣而起!
遇見你我總是回避,這隻是含羞的衿持;
我不敢對你說明,其實我早已把你印在心窩裏!
台灣電視、報紙、雜誌上到處都有鄧麗君的玉照,
有她瀟灑自如的神態,有她沉靜迷人的微笑,到處都在讚美著她的歌聲和台風。
其中一家報紙這樣評價她:“鄧麗君在舞台演出時,給人感覺是人親歌甜,
音質柔潤,婉轉華麗,咬字清楚,富有感情。
她很懂得用嗓,不同的歌用不同的聲,不同的曲用不同的情,音色豐富多彩,收放自如,
每首歌唱出來都是那麼自然、精致、動聽……”
鄧麗君在情歌上的詮釋力是特別驚人的,
她能用自己豐富的心靈讀懂每一首歌的內涵,
再用自己富有表現力的歌喉把那複雜的情緒表現出來,
如《你怎麼說》(作詞-上官月、作曲-司馬亮):
我沒忘記你忘記我,連名字你都說錯,證明你一切都是在騙我,看今天你怎麼說;
你說過兩天來看我,一等就是一年多;
三百六十五個日子不好過,你心裏根本沒有我,把我的愛情還給我。
鄧麗君唱出了一個感情上受到欺騙、感情上充滿委屈但又有些倔強的女性形象,
幽怨而不失俏皮,氣憤中又有點任性。
“把我的愛情還給我”執著中有無限的愁緒。
另外,鄧麗君這時期的歌曲,受到日式演唱風格的極大影響,
在原先的純熟曲風中,更加入哀怨、淒美的風格,同時借著歌唱技巧的掌握,
讓鄧麗君的情歌展現出全新的風貌。
1977年3月,香港舉辦第一屆“金唱片”頒獎,
已在日本得獎無數的鄧麗君以《寶島之情歌》第二集《今夜想起你》
成為“香港第一屆金唱片頒獎禮”第一位金唱片得主。
對於鄧麗君的突出表現,
張文新說:“我擔任DJ時,鄧麗君已更上層樓。
她在日本練唱,歌唱技巧也更精湛純熟。
將日本的流行歌曲〈空港〉、〈襟裳岬〉、〈GoodByeMyLove〉等翻唱成中文,
支支都倍受歡迎。
相較於當時的超級巨星譚詠麟所唱的廣東歌,她的歌更有滲透力。
而且她的唱法有一種中國人才感受得到的思鄉情愁。”
1978年,鄧麗君又以兩張大碟《鄧麗君GREATESTHITS》及《寶島之情歌》第三集
同時獲香港第三屆“金唱片”獎。
其中《愛情更美麗》、《一封情書》都是“白金唱片”。
鄧麗君在贏得觀眾掌聲、獲得種種美譽的同時,積極展開慈善捐助活動。
1978年她將特定場次的個人演唱會收入捐作慈善基金,
獲得台灣的“警察廣播電視台”的“警廣雪中送炭獎”。
幾年中,鄧麗君從東南亞到香港到日本,從日本到香港,再到台灣,
每一次都是來去匆匆,每一次都是花海相迎,無數的桂冠戴在了她的頭上。
鄧麗君的輝煌讓20世紀70年代的亞洲格外燦爛。
◎轉錄文章於明報周刊Online - 隨.意.睇
張文新帶記者到港台的舊碟庫,這裏有幾千張絕版經典唱片,
還有一種大如一個鑊的巨型黑膠碟,是幾十年前用來錄節目的。
他拿在手中「嘩嘩」聲給我們拍照,一邊擔心﹕「會不會有失莊重?始終是行政人員。」
官至助理廣播處長,但很快不是了,他本月廿八日退休,結束在港台四十年流金歲月。
「流金」是指流行曲黃金時代,
張文新是《中文歌曲龍虎榜》始創人,也是《十大中文金曲》之父,四大天王這稱呼由他創。
「港台給人感覺老土,我們選擇老土。」王靖雯受商台力捧,
但張文新一聽《容易受傷的女人》夠老土,馬上搶來首播。
「比別人早一小時播也是首播。」當年電台競爭就是這樣激烈。
有人視金針獎為老人獎,有誰拒絕認老?
「我們跟劉德華講過幾次頒給他,他都婉拒,可能他客氣啦。」
公務員退休前放半年大假,然後過冷河兩年,
之後才可以考慮做兼職DJ,到時張文新才有機會開咪,所以這個訪問他特別滔滔不絕。
由半小時節目開始
張文新現在坐港台第三把交椅,上有廣播處長和副處長。
五十年前他是上水農民之子。「人哋笑我鄉下仔,我識種菜的。」
他升中成績好,考進聖保羅男校,
每天由上水坐火車轉船搭電車到西環上學,來回需時五至六小時。
中七畢業,香港電台請記者,他最初加入公共事務組,
一九七四年港台革新,派朱培慶到英國學習,回來以全新班底開節目《青春交響曲》,
DJ包括陳任、吳錫輝,主要播英文歌,張文新做節目助理,負責聽電話。
「朱培慶問我,有沒有興趣做節目,一星期只得半小時,
但不要播英文歌,太多人播了,你主力播中文歌。」
當時中文歌不受年青人歡迎,給人感覺老土,披頭四仍是潮流指標。
「點做好呢?我受美國《American Top 40》影響,主持Casey Kasem數榜風格突出,
我就學他,在自己節目《新天地》搞中文歌流行榜,
請聽眾寫信投票,一星期收到三百封信。」
他還張羅找獎品吸引聽眾,求唱片公司送出冠軍大碟,榜單名額由五首歌增至十首,
年尾正式定名《中文歌曲龍虎榜》。
「當時《柔道龍虎榜》大熱,龍虎有威勢,有中國人特色,
有段時間甚至不叫第一位、第二位,叫做曲中之龍、曲中之虎。」
七四年巧遇許冠傑《鬼馬雙星》掀起廣東歌熱,
又有顧嘉煇《啼笑因緣》開啟電視劇主題曲黃金期,
廣東歌入屋,《中文歌曲龍虎榜》開始領風騷。
七八年尾,張文新提議選十大金曲。
「開頭不敢告訴老闆,後來發現徐小鳳、鄭少秋、羅文等八、 九個歌星都肯出席,
個project要大做,成為《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
第一年在喜來登酒店舉行,只是一個記者會,我一腳踢,做埋直播司儀。」
陪譚詠麟一起哭
《十大中文金曲》辦得有聲有色,商台和無綫相繼都搞年終頒獎禮,張文新度橋制勝。
「我夠膽搵張叔平、奚仲文做服裝設計,
找劉培基指導司儀形象,請城市當代舞蹈團曹誠淵開場排舞,
我都幾招積,當時有人批評﹕『唔係嘛,你做電台咋喎,不是做電視台。』
但我覺得一定要做到哄動為止。」
頒獎嘉賓也要動腦筋,第一屆請周啟邦夫人、梁淑怡、楊凡,甚至騎師劉同安,
有人覺得與音樂無關,
像俾面派對多於音樂節目。
「我覺得如果歌星頒給歌星,不能令個行頭高,
另一個行業endorse歌星,才可提高歌手的認受性。
八四至八六年,李寧做了三屆體操冠軍,後來他失誤,做湯馬斯全旋時掉下來,
我想請他來做頒獎嘉賓,他答應,還在台上做湯馬斯全旋。」
張文新相信電台要有定位,流行榜、頒獎禮隨之也有自己風格,
相對於商台,港台大路保守,是新哥的決定。
「就算大家都做年輕人節目,商台比較wild,《軟硬》、《妖獸都市》,
我們比較斯文,屈強民歌、小神仙,配合台的形象,
不可以太粗鄙,揀的歌也一樣,唔怕㗎,
有人問港台會不會比較老土穩陣,我們一樣播汪明荃、鄭少秋、關正傑,不要怕俾人話。
有兩個例子,一個是王菲,唱的歌比較摩登,商台起初播她比較多,
我突然聽到一首《容易受傷的女人》,對唔住你話我老土都好,
這首歌適合我們,叫唱片公司拿過來讓我們plug先;
另一個是Beyond,商台很喜歡,突然我聽到《真的愛你》,
我要老土,跟他們經埋人Leslie Chan講我們播先。」
那時電台要爭歌曲優先播放權,比友台早一小時播也是勝利。●
機遇
多年來張文新不乏跳槽機會,早期轉過去入境處守海關。
「其中一個師兄是現在的保安局長黎棟國。」
後來回巢港台,土產唱片公司文志想挖他做歌手。
「他們以為我做流行榜,可能識唱歌。」
之後電視廣播欲挖他過檔做華星總經理。
「睇埋利舞台、出版、演唱會部,我差點走,人工加得多過港台,
但港台升我職,又留了下來。」
後來調到電視部,這幾年經歷不少政治壓力,工會和廣播處長鄧忍光開火,
張文新拿出舊會議記錄說:「我當年是港台工會籌備委員主席。」意味肯定工會角色。
「我只想勉勵年輕同事,港台雖然有暗湧,但亦有不少機遇,未來幾年將會進入最好的時代。
除了剛開始數碼廣播,也會有自己的地面電視頻道,加上我們有八十五年歷史,
會重新管理港台的珍貴資料庫,
將軍澳新廣播大廈將於二○一七至一八年落成,
還有社區廣播服務,開放空氣讓外面團體參與。」
看到太太車淑梅退休後活得更充實,他也會多旅行、多做義工、多陪家人,揭開人生新一頁。
新聞來源:明報周刊Online - 隨.意.睇 / 第2327期Shall we Talk? / 流金歲月張文新
新聞網址:http://www.mingpaoweekly.com/easyview/content.php?info=MjMyN19FQkIzQUJENTBDL2Jvb2thX3MwMDI0Ny54bWw=&id=1389266952189
資料來源:2012/10/03 / 七.走出台灣、十四.花開幾多
資料網址:http://bbs.big5.voc.com.cn/viewthread.php?action=printable&tid=4606160
http://bbs.big5.voc.com.cn/viewthread.php?action=printable&tid=4606356
作者:東石溝
資料來源:絕響 : 永遠的鄧麗君
作者:姜捷
資料來源:鄧麗君的私家相冊
作者:師永剛
留言列表